八、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系列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多层次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活动,选好主题,丰富内容,提高水平,使大学生在广泛参与中受到教育和锻炼。坚持“周五之夜——社会文化新视野”、“教授讲坛”、“艺苑漫步”等有特色的专题讲座活动,不断创新载体,丰富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积极支持大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活动。按教育部规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创造条件使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使其了解社会,认识国情,服务人民,从而体验人生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加强机构建设,配备专职人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通心理咨询网站,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着重从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品质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加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新生入校后要组织参加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
九、进一步拓宽、完善学生教育管理机制。面对后勤社会化、学分制、选课制等改革的新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措施。积极探索学生班级、学生社区、学生社团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服务新途径。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优秀特困生评选、表彰和奖励制度。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拓宽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重视和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教研室、学科组的作用,把集体培养与研究生导师个别指导结合起来,加大导师育人的力度。加强研究生党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做好留学生的安全纪律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
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做到政治坚定,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水平,能够厉行“三个代表”,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热爱思想政治工作,为人师表;努力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的方法,具有比较广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良好的文化素质,较强的组织、调研和表达能力。逐步引进具有较高学历层次的人员充实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不断提高我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逐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者专家化的目标要求。要特别重视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强化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理论队伍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和社会科学教师为主体,创造条件,完善政策,增加投入,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科研能力强的理论队伍,充分发挥其在理论学习、理论研究、理论宣传、理论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