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宣传

    新闻宣传

    首页 > 新闻宣传 > 正文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发表署名文章《打造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作者:  来源:  编辑:魏喆吉    时间:2019-04-18 13:40:42    浏览:


    打造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胡金焱

     2019年大事多、喜事多,注定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举国人民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年,天南地北青大人欢庆青岛大学办学110周年。 

     岛城四月,草长莺飞,百花竞放,浮山脚下、黄海岸边的青岛大学浮山校区渐入最美的时节。这里是当年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等四校合并后的主校区。每当我完成一天忙碌的工作,漫步在浮山校区校园,凝视那记载着岁月痕迹的一幢幢建筑,端详那蓬勃生发的一草一木,听闻学子匆匆走过身边时的欢声笑语,这座承载着青岛高等教育历史的高等学府充满活力的气息就会扑面而来,让人沉醉,她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总让我感慨万千、心潮澎湃。

     驻足北眺,浮山校区浩园矗立着三幢红瓦高楼,那是新落成的医学教育综合楼。青大的医学教育独树一帜,医科是青大办学历史的最早起点。1909年,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开办,设置了法政、工艺、医科、农林等学科,成为青岛近代第一所综合大学,被当时的《协和报》誉为“蒸蒸日上之青岛大学”。学堂的医科依托胶澳督署医院举办。后来,胶澳督署医院改称青岛病院。青岛医学校依托青岛病院创办,并先后使用青岛医科大学、青岛东亚医科学院等名称,直到1943年定名为青岛医学专门学校。岁月更迭,医学教育始终薪火相传。这百余年间,青大的医学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医学人才,为青岛、山东乃至全国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

     现在浮山校区西院的基础条件源于1985年组建的青岛大学。当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万里同志提议在青岛、烟台各建一所综合性大学。后来,分别组建了青岛大学和烟台大学。现在,浮山校区西大门正中央“青岛大学”四个铜质大字是当年胡耀邦同志的亲笔题名。历史不会忘记,当年积极倡导、推进青岛大学组建的国家和省市领导,不会忘记青岛大学建设的那些亲历者和贡献者,他们闪亮的名字将永远为青大人感念和铭记。历史不会忘记,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以及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对青岛大学的援建支持和重要贡献。历史不会忘记,青岛人民对青岛大学建设的热情支持和无私相助。历史也不会忘记,青岛职业大学的并入,为青岛大学增添了办学力量。

     校名是一所大学办学历史、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历史上的“青岛大学”几经更迭,每一个时期的青岛大学都有不同的历史含义,并因此与山东大学结下了历史不解之缘。1924年,私立青岛大学举办。后来,在私立青岛大学的基础上,国立青岛大学举办,继而又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合并了青岛医学专门学校及其附属医院,设立医学院,其附属医院成为山东大学附设医院。1956年,医学院从山东大学分离出来,独立建院,定名为青岛医学院,1993年四校合并后成为青岛大学医学院。也正是因为医学院结下的这段缘份,直到现在,青大附院仍被青岛人民亲切地称为“山大医院”。

     在医学教育这段办学史上,涌现了一大批极具声望、蜚声医学界的著名教授,为学校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沈福彭教授“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伟大精神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大人。沈福彭教授为医学教育事业倾尽一生,生前亲手写下《我的解剖重点》,是我国捐献遗体以骨架制成标本的第一人。遵教授遗愿,他的骨架标本一直伫立在医学教学楼内,在他生前“倾心的岗位上继续站岗”。我看到,浮山校区西院的沈福彭教授纪念碑前,一年四季鲜花不断,始终有缅怀与敬仰相伴。我国著名散文家秦牧为沈福彭教授的事迹深深感动,满怀崇敬写下诗词:“玻璃橱里是他特殊的坟,玻璃罩外是他浩瀚的爱。一纸遗嘱直如震世春雷,一宗心愿想见哲人气概。让我们脚步轻轻走进大厅,伫立丰碑之前默默礼拜。”沈福彭教授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在全体青大人心中。

     青岛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基地之一,其现代纺织业曾被誉为青岛的“母亲工业”。青岛也因此与上海、天津鼎足而立,享有“上青天”的美誉。这其中,山东纺织工学院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山东纺织工学院源于1950年举办的青岛纺织技术训练班,先后历经青岛纺管分局干部学校、青岛纺织管理局干部学校、青岛纺织专科学校、青岛纺织工业学校、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等办学时期。1978年,山东纺织工学院在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逐步成为全国知名、山东省首屈一指的纺织工科院校。1985年在浮山南麓建立新校区,为四校合并增添了地利,成为今天优美的浮山校区东院。山东纺织工学院培养了大批工程领域优秀人才,为推动青岛市、山东省乃至全国纺织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学科基础和技术支撑。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浮山校区北院是原青岛师范专科学校的新址所在地。青岛高等师范教育起始于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创建的教育学系。后来,该系扩充为教育学院。1951年,当时的青岛市文教局联合山东大学共同组建了青岛教师业余进修学院。此后,青岛市中学师资的培养先后经历了青岛教师进修学院、青岛工读师专、青岛师范专科学校、青岛市教育局干部教师训练班等名称变更与艰难起伏的办学时期。青岛师范专科学校直至山东省人民政府1981年同意筹建,1984年正式批准建立才有了现在这片稳定且秀丽的办学之地。原青岛师专服务青岛区域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我们今天的教师教育领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并不断发扬光大。

     历史永远铭记,青岛大学办学史上的重要一刻,1993年四校合并组建新的青岛大学,融为一个新的学术共同体。从那一刻起,新的青岛大学成为四校共同拥有的名字,成为四校师生和校友们共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家园,不仅具有了新的历史含义,也承载起新的发展使命。历史不会忘记当年的青岛大学管委会,不会忘记为合并办学做出重要贡献的一大批领导者、推动者和建设者。历史也不会忘记,后来山东纺织工业干部学校、青岛高级职业学校的先后并入,以及对外经济贸易部青岛疗养院的有偿划转,进一步丰富了青岛大学的办学元素,也进一步丰富了青岛大学的历史内涵。青岛大学传承各校优良办学传统,站在新的起点,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宏才,应国家之需要。百年来,青岛大学秉持初心,勇担责任,传承文明,探索真理,云集大师,培养了大批学术精英、治国栋梁和行业翘楚,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多源汇聚的青大精神,源于国家和省市领导、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全体青岛人民的关心支持与鼎力相助,源于一代又一代青大人的接续奋斗,源于海内外三十余万优秀校友的母校情结和携手共进。一路走来,我们为百年之青大一直以来得到的支持与帮助深表感谢、满怀感恩,我们为百年之青大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精神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所大学的灵魂。古往今来,任何国家、民族,包括大学,无一例外受到其历史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每每念起办学的沧桑百年,念起历史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段艰难历程,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都让我心情难以平静。精神世界以史为本,这座古老而又青春的大学,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青岛大学走到今天,“明德 博学 守正 出奇”的校训精神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青大人心中。作为青大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永远铭记青大历史,永远在书写青大历史。青大的全体教职医务员工、全体青年学生,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这里的每一幢建筑、每一寸土地,从青大走出的每一位校友,都是青大精神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守护者。珍惜和呵护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全体青大人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

     浮山巍峨,黄海扬波。山海形胜,讲诵弦歌。历经百年,青岛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办学110周年是青岛大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体青大人继承传统、拼搏奋进、再创辉煌的新起点。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青岛大学承载着全体青大人的光荣与梦想,承担着新时代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肩负着全体青大校友和青岛人民的热切期盼。历史和今天已经证明,未来也必将验证,全体青大人一定能够以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青大精神,激发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强大力量,在新时代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征程上不断夺取新胜利。


    上一篇:我校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 下一篇: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院士Christopher Proud获聘我校名誉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