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党字[2005]31号
为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对于学校来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是学校中心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也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2.我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多年来,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维护学校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较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3.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多样化给学生思想带来许多新的冲击,国家教育体制特别是招生就业制度改革过程中观念转变和利益调整在学生思想上引发不少新的问题,网络时代互联网发展带来一些新的挑战。这些变化和挑战,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和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4.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些单位和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尤其是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我们应对的措施不够,办法不多。整体育人机制不够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尚未化为全校每一个教职员工的责任。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与新形势要求还有很多不适应的方面,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由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5.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实、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召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6.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1)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2)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教师和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3)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4)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5)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6)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7.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8.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要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根据新的课程设置要求,全面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和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和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积极推进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规范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建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统一组织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优化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培养、培训措施。思想品德课教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个或几个方向确定教学专题,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实现人员专业化、教学专题化。
9.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资源,通过通识课程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充分发挥我校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学生,用民族精神塑造学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紧密结合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好解疑释惑和教育引导工作。
10.大力加强形势政策教育。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重点,将形势政策课纳入教学管理,保证课时、计入学分。从编制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建立教学组织、建立成绩档案、反馈教学信息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课程建设。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以及中宣部、教育部每年下发的形势政策课教学要点,制定教育计划,编制宣讲提纲,抓好形势政策教育资源库建设。建立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报告会制度,学校党政领导以及校内有关专家要经常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设立形势政策课教研室,建立教师集体备课、集中研讨和听课评课制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1.发挥知识教育和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都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先进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深入发掘知识教育和专业课程的思想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良性互动,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四、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12.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增强实践育人效果。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坚持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并重,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为目标,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鼓励支持大学生走出校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和人才培养规划,确立为必修学分。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工作的业绩作为评先奖优的重要依据,把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记入工作量,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指标。积极争取社会支持,探索校企联合、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建设一批相对固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依托基地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等活动。
1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和育人功能。以实施科技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环境为重点,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青大特色的校园文化。遵循“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的校训,逐步在校风学风、校园景观、形象识别等方面形成人文特色。建设和形成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敢为人先、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建设和形成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建设和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在全校形成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努力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共同意志和坚定信念,建设健康文明、和谐发展、团结友爱的文化氛围和人际环境。
努力建设新的校园文化建设载体和品牌,搞好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节,继续举办好“周五之夜”、“艺苑漫步”等品牌活动。根据校园季节时令,设计开发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广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有效引导,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
完善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好大学生活动中心,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在校园景观的建设和绿化美化过程中,精心规划设计,充分注入文化和艺术含量,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共建文化基地,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空间,形成校内外文化良性互动机制,发挥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辐射源作用。
14.加强校园网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工作,把校园网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渠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全面服务大学生的重要平台。建设好校园主网站,构筑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流网络平台。大力建设“青大青年”、“学工在线”等思想教育专题网站,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组建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上评论员队伍,围绕热点问题主动撰写帖文,吸引学生点击和跟帖,有效引导网上舆论。组织实施“绿色校园网络”计划,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努力把校园网建设成为系统安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内容丰富、信息健康的“绿色网络”。
按照“提高素质、主动建设、相对稳定”的要求,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网络业务能力强、熟悉学生上网特点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一岗双职,既做好日常负责的工作,又时刻关注网上学生动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五、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15.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统一规划,完善制度。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建设一支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16.强化师德教育。多渠道、分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促进教师讲师德、练师能、树师表、铸师魂。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教风和学术规范教育。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者培训制度,对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者进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完善新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列为岗前培训和职后培训的重要内容。
17.加强师德宣传。每年教师节组织一次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培养和表彰认真履行师德义务、表现优秀的师德建设先进典型。设立“师德标兵”、“优秀德育工作者”、“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奖项;对获奖者在晋升职务、评选先进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18.严格考核管理。建立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制度,将师德水平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院系教学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把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核内容,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水准与岗位聘任、职称评定挂钩,对违反师德规范或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予以教育劝戒;经劝戒仍不改正的,视情况内不予晋升或缓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直至解聘。
六、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9.全面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工作力度,积极而慎重地做好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建立一支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主的学生骨干队。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管理,积极探索大学生党员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为目标,对大学生党员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提高党性素养,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切实加强研究生党组织建设,使大学生党支部成为带动学生班级团结进步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
20.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广大青年学生方面的优势,以共青团“凝聚力工程”为统缆,加强团组织建设,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大力实施团支部“细胞工程”,充分发挥团支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对优秀团员的培养,做好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工作。按照党建带团建的要求,切实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21.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的作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会、研究生会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团组织的指导下,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学生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要加强管理,防止任何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言论在学生中散布、传播。要积极探索在社团中建立党团组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工作的深入开展。
七、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2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制定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规划,注重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老中青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鼓励支持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的专业职务系列。建立专项评优奖励制度,定期评比、表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
23.要特别重视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严格选拔、培养和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按1:200的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每一个班级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推行机关干部和优秀教师兼职班主任制度。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注重考核他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成绩突出者可破格晋升。改进和完善辅导员考评体系,建立激励约束和淘汰机制,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在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确保辅导员、班主任的实际收入不低于专任教师的平均水平。适应新形势要求,继续强化心理咨询与教育知识培训,不断改善辅导员知识结构,提高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和业务能力。
八、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4.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坚持资助与鼓励自立相结合,解决实际困难与资助品学兼优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一套规范的学生资助制度,确保我校每一个学生得到合理的资助。实现一个目标,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贫困而辍学。积极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努力拓宽融资渠道,设立青岛大学资困助学爱心基金,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组建成立贫困大学生自强社。加强学生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建设,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和受资助学生参加公益服务回馈社会制度,加强学生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奉献精神。
25.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成才立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继续实施“组织责任制”和“导师推荐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大学生人才开发服务中心,积极为大学生落实就业岗位创造条件。拓宽就业渠道,引导毕业生多元化就业。建立大学生就业网络服务室,开通就业服务网,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将《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列为必修课,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确立符合实际的就业目标。加强教育和激励,倡导艰苦奋斗和甘于奉献精神,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26.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创造必要条件。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整合管理和教育资源,建立帮助学生成才、解决学生困难、方便学生办事、维护学生权益的大学生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寓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学生评优公示制度和学生违纪处分听证申诉制度。完善学生公寓教育与管理新方式,完善学生社区服务体系,推进“学生辅导员进公寓、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校园文化进公寓、治安保卫进公寓”工作。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坚持为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切实提高图书馆、学生教室、食堂、浴室和体育文化设施、活动中心的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他们在学习、生活、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合理要求。
27.加强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建设,按与学生1:3000左右的比列配备专职教师。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一套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人际交往训练、情绪管理、自我成长等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正确处置大学生心理问题,教育引导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加强心理健康调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的指导,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
九、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28.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在全校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校党委统一领导和规划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学院和有关部门定期分析学生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及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和部署。
29.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各学院、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校上下要明确各自育人责任,密切配合,完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形成“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
30.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衔接的考核激励机制。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对各院(系)、职能部门和每位教职员工的考核体系,作为对学院办学质量以及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每位教职员工职称评定和提级的重要条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评估。
31.切实增加投入,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建立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费纳入学校预算,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研究基地,建设德育研究平台。组织专家学者、政工人员和辅导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要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工作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此件发至各学院党委(党总支)、各学院,校党政各部门,校直(部)各党总支,校直属各单位,各群众团体〕
主题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意见
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校长助理。
中共青岛大学委员会办公室 2005年7月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