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为了更好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持续深化标准化改革,加强标准化理论研究,提升标准化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标准化学科建设,由全国标准化学科建设大学联盟主办、青岛大学和中国计量大学共同承办的“第二届全国标准化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于12月4日-5日在青岛大学召开,来自全国标准化领域的70多位专家学者、政企人士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发表欢迎致辞,他介绍了青岛大学标准化人才培养特色与未来规划。前ISO主席、星闪联盟理事长张晓刚基于国际与国内双重背景,深刻剖析了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标准化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并指我国当前的标准化事业正处于最佳机遇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文简称国标委)许建军处长通过远程视频做大会发言,他总结了近年来国标委在标准化发展模式、政策规划、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要点。并提出要持续完善标准化学科建设、加强标准化培训力度,标准化人才培养要面向企业需求、拓展强化全国标准化学科建设大学联盟、进一步统筹国际与国内资源支持标准化的长期发展等。青岛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属的知识产权局局长李宗卫也向参会嘉宾汇报了青岛市在标准化方面的发展概况与政策规划。
本次研讨会中,10余位标准化领域的学者专家还做了精彩的主旨汇报。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鲁建厦做了题为《工业工程专业发展思考》的主题报告,通过不同案例阐述了工业工程的内涵,详细讲解了工业工程的课程设置以及优化。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白殿一做了题为《标准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的主题报告。从标准化的概念体系、知识体系以及标准化学科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其中提到对标准化基本概念及其概念体系达成基本共识,是标准化学科建设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建立标准化知识体系,做好标准化学科建设工作,尤其是本科生的标准化教育要打好基础。
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宋明顺做了题为《合格评定促进贸易便利化的逻辑与路径》的主题报告。分别从技术壁垒、理论分析、实施路径三个方面做了详细论述影响贸易便利化的因素,质量问题引起的壁垒、认证如何消除市场失灵、互认增强质量信任、消除质量信息不对称的路径等内容。
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侯俊军做了题为《标准化学科建设的思考》的主题报告。提到标准化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在加快,同时新文科、交叉学科、文科实验室建设也为标准化学科发展提供了绝佳机会,因此亟需建立标准化的基础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但不能孤岛化,既要将标准化的知识结合进其他学科,更要欢迎其他的学科专业进入标准化。还针对标准如何与产业结合、标准自身能否产业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实践探索。
青岛大学李晓澜教授结合自身工作与教学科研实践,做了题为《对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从交叉学科视角阐释了标准化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同时结合青岛大学“交融性”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了目前标准化专业的当前和长远问题,并对标准化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与展望。
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曹逸风以《合作共赢》为主题,首先介绍了山东省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的基本情况,分享了改革试点重要经验。然后,介绍了近年来山东省标准化研究在标准化的技术服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成果与思考体会。
海尔集团知识产权&标准总监、青岛市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高级工程师王滨后基于企业标准化实践做了题为《企业对标准化人才的需求》的主题报告。分别从为什么做标准、怎么做标准以及对标准化人才的需求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其中他强调企业标准化人才既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外语能力,还必须具有独到的战略眼光、扎实的技术能力以及敏锐的商业思维。
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院长张朋越教授、副研究员赵春鱼老师、马梦佳老师也分别做了题为《需求导向 模式优化 标准化工程特色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我国高校标准化人才培养观察》、《标准教学智能管理系统》的主题报告,他们基于各自长期观察与研究,分别介绍了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特色概况与改革举措、我国高校开展标准化学历教育的概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
专家们精彩的专题汇报之后,受邀参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代表就标准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材编写等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与经验分享,引起了参会人员的强烈共鸣。